加强教师对网络教学的监控管理

发布时间: 2012-12-20 09:13   来源:
关键词: 网络教育

摘要: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论述:网络教学的新特点、教师在网络教学中角色的变化及应起的作用、在网络教学课件设计中应该加强教师对网络学习的监控管理的功能。作者阐述了网络教学的五大特点,即:交互性、开放性、共享性、个性化、协作学习,进而对教师在网络教学中扮演角色的不同和作用的变化进行了说明,论证了要加强教师对网络教学监控管理,更大限度地实现教师在网络教学中作为学习的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

  关键词:网络教学 监控管理

  随着人类社会进入信息时代,计算机和信息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网络建设方兴未艾,网络应用蓬勃发展。计算机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发展,极大的促进了基于网络技术的网络教学的迅速发展,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改革和发展网络教学也成为信息时代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由于网络教学具有与传统教育不同的交互性、开放性、共享性、个性化和协作学习的特点,实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协作式学习,使得教师的作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师由传统的知识讲解者、灌输者变为学习的引导者、帮助者、促进者和协作者。由于我国网络教学刚刚起步,如何充分发挥网络教学的交互性,在网络课件中给教师提供怎样的技术条件才能更好地发挥教师的作用、提高网络教学水平,成为目前在网络课件设计时一个急需考虑和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网络教学的新特点

  网络教学作为一种先进、有效的教学手段,为教育提供了全新的理论、模式、方法和媒体,它与传统面对面的课堂教学相比,具有许多不同的特点。

  1、交互性

  由于网络具有丰富、形象的信息资源和强大的交互能力,使学生可以迅速获得所需的信息,学生和教师、学生和学生之间可以得到充分的机会进行交流。在网络教学中,教师可以向学生讲解学习的内容,教师与学生间可以就某一问题进行讨论,互相交换信息。教师还可以及时得到学生的信息反馈,进行进一步的指导。学生可以通过网络与其他学生或网络上的信息资源——其他的教学软件、图书馆、博物馆、研究人员进行交流,从而培养自己的能力,提高知识水平。

  2、开放性

  网络可以使分布在世界各地的人们坐在同一个虚拟的教室里学习、讨论,使学生可以接触到各种相关的知识和观点,不再局限于教师所教的那一部分知识,开阔思路,促进开放性思维。另外,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和进度,自由安排学习的时间,不受上课时间和内容的限制,增强学习的自主性和主动性。

  3、共享性

  网络教学可以更好地实现软件资源、硬件资源、数据资源和教育资源的共享。它可以使地处偏远山区的学生也能够得到高水平教师的指导,了解有关的教育政策法规,获得丰富的教育资源;它使教育打破国界,由学生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教育方式和手段。

  4、个性化

  由于学生具有不同的智力、性格和学习能力(如:在基础知识、学习经历、自学能力、获得知识的能力和学习方法等方面的差异),致使统一授课时间、统一授课进度的传统课堂教学难以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而在网络教学中,可以将教学由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教师根据学生的差异来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学习进度和教学材料,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情况自主选择所需的知识,在教师指导下学习,使个性化的教学成为可能。

  5、协作学习

  网络教学中,学生是在教师指导下,采用启发式、情景式和案例式教学,学生可以分成小组进行学习,学生和教师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构成多边互动机制进行协作学习,不再是忽略学生主动精神的以教为主的教学模式。

  网络教学应当充分考虑到以上特点,考虑到教师作用的转换,尽量发挥教师在网络教学中的作用。

  二、教师在网络教学中角色的变化及应起的作用

  教学模式基本上可以分成三类:一是以“教”为主的传统模式,这种模式中“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中心,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把教育过程变成简单的“知识继承者”的加工过程,它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让学生掌握系统扎实的知识,教学效率比较高,但该模式往往忽略学生的主动精神,使学生始终处于知识接受者的地位;二是以“学”为主的模式,这种模式主张以学生为教学的中心,培养学生具有强烈的自主精神,但是该模式忽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另外由于许多学生已经习惯于第一种模式,养成了不爱问、不想问、不知怎样学习的习惯,使得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无从发挥;三是“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模式,它兼取上述两种模式的长处,是对传统教学模式优点的吸取、包容和发扬,既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有学习的主动性,又突出教师的引导和促进作用,因而是比较科学和全面的教学模式。

  在网络教学中,是非常适宜采用第三种模式进行教学的。在网络教学环境里,教师不再是唯一的知识源,同样,由于网络教学的开放性,教师不再象课堂教学那样在统一的时间和地点进行知识的传授,因而教师不能再把传递知识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和目的,而要把精力放在创设有利的学习情境,教学生如何学习,指导学生掌握信息处理的方法,获取自己所需要的知识。这样,教师的角色就发生了新的变化,由传统教学关系中知识的化身、绝对的权威、教育的领导者、知识的传授者变成了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从而使教与学的关系表现出平等、和谐的特色。

  在网络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大大增强,他们可以在自己认为合适的时间和地点,主动去获取需要的信息,但是,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仍然是不可忽视的。首先,教师要了解学生的情况,对学生的学习进行监控和管理,掌握学生进行网络学习时浏览的页面,了解学生学习的时间、进度和知识难度;其次,教师在学习中仍然要提出学习的主题和任务,激发学生的认识需求,使学生产生学习和探索的需求;第三,教师应该通过网络创设一定的学习情境,开发和提供学习资源,或引导学生探索的路径,避免学生在信息的海洋中迷失方向;第四,学生不是孤立的自学,教师应该根据学生不同的情况,利用网络的交互性,组织协作学习,网络中教师与学生及学生之间的互动学习是网络学习的重要内容;第五,在协作学习时,提供相应的例子和个案供大家交流和讨论;第六,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提出问题、完成作业、进行测试,以巩固学习效果,检验学生的认识情况,还要对网络学习中投入时间和精力较少的学生进行督促和管理。

  三、在课件设计中,加强教师对网络学习的监控管理能力

  由于网络教学模式下,学生和教师直接面对的是计算机或网络终端,使本来很直接的师生关系变成了“人—机”关系或“人—机—人”关系,削弱了师生之间的直接交流。网络教学中教师、学生间的教和学不再有传统课堂教学的同步性,导致教师在许多情况下只能通过非实时的交互与学生进行交流。这样,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的掌握和监控,如果不在课件的设计中,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交流和互动,不借助计算机网络技术对教学反馈信息进行采集、传输和处理,将大大影响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不利于教学的组织、管理和教学过程的调控,不利于个性化的学习。

  当前许多网络课件在发挥教学的交互性功能方面作了很多工作,比如通过网络通信技术将教师的语音、数据、图像等实时传送到远端教室或学生的桌面系统,通过视频会议系统、视频点播传送教师上课的过程,使用电子白板或BBS进行学术讨论,使用Chat进行学习交流,使用E-mail系统来布置作业、提交作业和进行答疑等。

  但是,仅具有以上交互式功能的课件仍然不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比如,教师只能通过学生的相互讨论以及学生的提问来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通过作业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对于很少参加讨论发言和不喜欢向教师提问的学生,如果作业完成较少,则对他的学习情况无从了解;由于无法掌握网上在线的学生的数量和在进行什么样的学习操作,无法组织和引导网上的实时交流和讨论;无法掌握学生在网上进行学习和探索的过程,不能及时提供学生需要的学习资源;不了解学生的个人资料和学习经历,无法进行个性化的学习指导;没有学生访问教学网站的纪录,无法对学生的学习时间进行监测和控制等。

  要更好的发挥教师在网络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必须使教师能够更多地了解学生的情况,能够对学生的学习进行监控和管理。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应该在进行课件设计时,在课件中增加学生个人资料管理模块和通信监控管理模块。学生个人资料管理模块用于保存学生的个人资料如年龄、性格、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学过的课程及成绩、自学能力、擅长的学习方法、学习进度、使用网络情况等,实现对学生个人资料的掌握。通信监控管理模块可以察看整个网络教学系统中正在学习的人数及学生名单,某学生访问教学系统网页的历史资料纪录,学生提问和回答问题的纪录及数量统计,学生访问教学系统的时间统计等,用来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当前状态进行监控和掌握。这两个模块可用数据库技术,ASP、Java Script以及C++等编程技术来实现。通过增加上述模块,教师可以对网络教学进行更好的监控和管理,在学生发挥网络学习的主体作用,主动地学习知识,成为知识的探索者和学习过程认知主体的同时,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帮助和促进,使每个学生可以得到与教师充分交流的机会,实现因人施教、多方位互动式学习。

  四、结束语

  网络教学是一个复杂的认知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但要重视学生作为认知主体的主动作用,而且要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在网络学习这种学生的自主学习表现非常突出的场合,由于网络中信息极为丰富,一些学生对主动学习的方法还不很习惯和掌握,更需要教师进行适当的指导。通过在课件中增加学生个人资料管理模块和通信监控管理模块,可以加强教师对网络学习的监控管理能力,更大限度地实现教师在网络教学中作为学习的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



  





院长信箱: yzxx@beiwaionline.com      合作信箱: hezuo@beiwaionline.com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4/01/08 1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