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将书剑学从军——读温庭筠的《过陈琳墓》

发布时间: 2011-10-24 14:25   来源:
关键词:
温庭筠是晚唐时期杰出诗人。俞樾所著的《茶香室从抄》说道:“《北梦琐言》曰:温庭云,字飞卿。或云作筠字。今庭筠之名行,而庭云之名废矣。”

  晚唐国势衰落,前景暗淡,生活于那个时代的温庭筠,他的情怀也是倍加抑郁悲凉,《过陈琳墓》就表现了这样一种心境:

曾于青史见遗文,今日飘蓬过此坟。词客有灵应识我,霸才无主始怜君。石麟埋没藏春草,铜雀荒凉对莫云。莫怪临风倍惆怅,欲将书剑学从军。

温庭筠的诗,多柔丽之作,有人评说:“它们表面的色泽虽然鲜艳,实际上却是一朵朵五彩缤纷的没有生命的纸花”。但是这首《过陈琳墓》,写得简朴畅达,少柔丽而多霸气。

  《过陈琳墓》说的陈琳是一个文人,三国时期人物。他事袁绍时曾经写了一篇激烈的檄文,抨击曹操。袁绍失败后,陈琳归曹公。《三国志》里说:“公曰:‘卿为绍作书,但可罪孤而已,何乃上及祖父耶?’琳谢罪曰:‘矢在弦上,不得不发。’曹公爱其才,不责”。

  早年的温庭筠常以另类之举展示自己的才华。其中一举就是“多为邻铺假手”,替考生做“枪手”。大约“枪手”做得很有水平,其诗之才情与“枪手”之声名一并受人赞誉。科举考试中,考官为他“别施一席”,他居然还“潜救八人矣”!虽然一场考试替八个人找到了好前程,温庭筠自己却“屡不中第”。如果有一部中国“枪手”史,温庭筠应该独占熬头了――可惜没有。

  “曾于青史见遗文,今日飘蓬过此坟”。温庭筠早就在史书中读过陈琳的文章,知道陈琳的事迹了,也许他早就想要拜陈琳的墓了。《唐诗纪事》说:“宣宗尝赋诗,上句用‘金步摇’,未有对。遣索进士对之。温乃以‘玉条脱’续之,宣宗赏焉。又有药名‘白头翁’,温以‘苍耳子’为对。他皆类此。宣宗好微行,遇于逆旅,温不识龙颜,傲然诘之曰:‘公非长史司马之流’?帝曰:‘非也’。‘得非六参薄尉之类?’帝曰:‘非也’。后谪为方城尉。”傲视一切,不事权贵,不怕皇帝的温庭筠,偏偏对陈琳特别欣赏。

  “词客有灵应识我,霸才无主始怜君。”这是温庭筠性格上的纯净和天真,因为性格上的纯净和天真,才有了他那些缠绵迤俪的花间词。他愿意有一个人,像历史上的曹操爱怜陈琳一样,赏识他。他说:陈琳作了那么过分的檄文,不仅骂曹操本人,连曹操的祖上也一齐骂了。可是曹操“爱其才,不责”。温庭筠却因为没有认出微服出行的皇上,对皇上询问了几句,被谪为方城尉。《北梦琐言》记皇帝说温庭筠:“其制词曰:‘孔门以德行为先,文章为末。尔德行无取,文章何以补之?徒负不羁之才,罕有适时之用云云。’”皇帝都说不好用他,他不落魄也不行。

  “石麟埋没藏春草,铜雀荒凉对莫云。”科举不通,权贵投石。看着眼前陈旧倒地的石麟,无人修理的长草,还有天边的晚云,那昔日辉煌热闹的铜雀台,现在也该是一片废墟了吧?

  “莫怪临风倍惆怅,欲将书剑学从军”。这一句颇有霸气,大概只是过陈琳墓时才临时引发的,情绪有些匆忙急躁。依着温庭筠的个性,到了军中也未必如意。长风吹来,惆怅一地,这个假意“不识龙颜”的一代才子,依然有一腔抱负。但是,皇帝已经不喜欢他了,他也只好“流落而卒”,潦草结束自己一生。
 北京外国语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提供学历教育(“学历教育”是根据国家教育部下达的招生计划录取的学生,按教育主管部门认可的教学计划实施教学,学生完成学业后,由学校颁发国家统一印制的毕业证书合学位证书。与之相对的“非学历教育”是指各种培训、进修,完成学业后,由培训部门颁发相应结业证书。“学历教育”的含金量高。)
   提供远程教育:遥距教育(Distance education),又称远距教学、远程教育,是指使用电视及互联网等传播媒体的教学模式,它突破了时空的界线,有别于传统需要往校舍安坐于课室的教学模式。使用这种教学模式的学生,通常是业余进修者。由于不需要到特定地点上课,因此可以随时随地上课。学生亦可以透过电视广播、互联网、辅导专线、课研社、面授(函授)等多种不同管道互助学习。
  提供 成人教育---- 成人教育的特点;主要面向在职从业人员的学历提升,专业进修及普通教育后的教育进阶。这个阶段的教育从年龄上讲大多数已步入成年。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信息



院长信箱: yzxx@beiwaionline.com      合作信箱: hezuo@beiwaionline.com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4/01/08 10:0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