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训“笃学尚行 止于至善”解读——教育理论的视角

发布时间: 2011-10-24 14:25   来源:
关键词:
校训是一所学校办学理念的集中表达,也是“学校精神”的体现。江南大学校训“笃学尚行止于至善”,既传承了我校的办学传统,也蕴涵了我校的办学追求,笔者认为是可取的。下文是从教育理论视角所做的解读。

一、当代教育的主题:从“学会生存”到“学会关心”。校训所表达的内涵与其不谋而合。早在二十世纪8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其发布的公报中就明确表达了世界教育的主题是“学会生存――为了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而学会生存的目的就是使学生通过勤学苦学、身体力行,锤炼适应社会的本领。到了新世纪初,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又敏锐地察觉到仅仅让学生“学会生存”还不够,面对人情冷漠的世界,更应该教学生“学会关心”,关心自己、关心周围的人、关心国家、关心世界,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对国家负责、对世界负责,这就是“善”。“学会生存”对应于“笃学尚行”,“学会关心”对应于“止于至善”。

二、当代教育的内核:德、智、体、美、劳。校训涵盖了“五育”的内容德、智、体、美、劳是我国教育的基本组成部分,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就是在这样的结构中进行的,从马克思的全面发展学说中也能找到理论依据。校训的前四个字实际上涵盖了体育、智育和劳动技术教育;校训的后四个字则涵盖了美育和德育。“笃学尚行”是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能力的过程,也是从理论到实践的过程;“止于至善”则是在“求真”基础上“求美”、“求善”的过程。当然,在教育过程中前四个字与后四个字不是截然分开,常常是浑然一体的。

三、终身教育的追求:学无止境。校训“虚”、“实”结合的表达正合终身教育的主旨。终身教育可以理解为“从摇篮到坟墓”,一个人要不间断地受教育,只有这样,一个人方可立身于世。校训中的“实”表现为“笃学尚行”,这方面的要求是可以具体化的,可以通过统计的、测量的、问卷的、访谈的方式来表达。校训中的“虚”表现为“止于至善”,一方面它表达了一种完美的境界;另一方面,它需要的是一种不懈的追求,而这方面的修养是终身的、开放的、永无止境的。这就是说,校训不仅停留在“在学期间”,而且着眼于立身处事、不断进取、终身受益。

四、全人教育的理念:培养完人。校训的立意也正基于这样的境界现代社会越来越要求教育培养丰满的人、全面的人、大写的人,即“完人”。当然,这并不是说我们的学生一定要“十全十美”、“尽善尽美”,只是表明教育的一种追求和境界。校训中的内容与传统儒家所主张的“完人”教育思想具有一定的相关,与古希腊思想家倡导的智慧和德性完美结合的和谐教育思想也有类似之处。这不仅仅是巧合,反映出校训对教育本质的认识,也表明了江南大学人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反思之后,对高等教育问题的深刻领悟,这正是江南大学的希望所在。
 北京外国语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提供学历教育(“学历教育”是根据国家教育部下达的招生计划录取的学生,按教育主管部门认可的教学计划实施教学,学生完成学业后,由学校颁发国家统一印制的毕业证书合学位证书。与之相对的“非学历教育”是指各种培训、进修,完成学业后,由培训部门颁发相应结业证书。“学历教育”的含金量高。)
   提供远程教育:遥距教育(Distance education),又称远距教学、远程教育,是指使用电视及互联网等传播媒体的教学模式,它突破了时空的界线,有别于传统需要往校舍安坐于课室的教学模式。使用这种教学模式的学生,通常是业余进修者。由于不需要到特定地点上课,因此可以随时随地上课。学生亦可以透过电视广播、互联网、辅导专线、课研社、面授(函授)等多种不同管道互助学习。
  提供 成人教育---- 成人教育的特点;主要面向在职从业人员的学历提升,专业进修及普通教育后的教育进阶。这个阶段的教育从年龄上讲大多数已步入成年。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信息



院长信箱: yzxx@beiwaionline.com      合作信箱: hezuo@beiwaionline.com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4/01/08 10:0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