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教育教师的“亲和力”来自网络教育

发布时间: 2011-10-28 09:36   来源:
关键词:
教并快乐着http://582661930.blog.edu.cn[订阅]抒教育情怀,品人生三味.安徽省利辛中学沈智宏欢迎朋友们的光临,敬请不吝赐教!首页博文相册关注收藏[博客管理][发博文]搜索正文【原创】教师的“亲和力”来自哪里? (2011-09-0621:53)标签:教师亲和力责任 分类:教育教学随感【原创】教师的“亲和力”来自哪里?文:沈智宏教师的“亲和力”,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再度提起,是有缘由的。9月4日,县教研室举行“中小学教师晋升中级职称典型课例”评选,笔者有幸担任了评委。在和另外两位评委的交流中,我们多次谈到了教师的亲和力问题。工作结束,对此问题产生了兴趣,思忖再三,遂拟文谈谈自己肤浅的认识。教师的亲和力到底来自哪里呢?从教师的执教行为来看,亲和力不仅来自教师端庄的服饰,更来自教师得体的举止。教师的一颦一笑、一举手一投足,能引起学生的好感,给学生留下美的印象,不是非要求为人师者举止优雅,但也必须做到落落大方。自然,教师中英俊潇洒的“帅男”、美丽漂亮的“靓女”容易给学生好感,“酷哥”、“潮姐”更让身为少男少女的中学生感到亲切。但教师毕竟是一种职业,“花无重开日,人无再少年”,韶华已逝的教师要有亲和力,好多人都盯上了“微笑”,从“幽默”上做文章。诚然,微笑是人世间最美的花朵,教师要保持微笑,也要学生能够微笑起来,这就离不开教师的幽默。幽默是处理师生关系的润滑剂,是教师亲和力的催化剂。但幽默不是滑稽,幽默是智慧,滑稽是庸俗。教师在“幽人一默、幽事一默”时,切记不能哗众取宠,落入庸俗的窠臼。那样,亲和力就会荡然无存。可这些都只是表象,从稍深层次思考,亲和力来自教师广博的知识、深刻的思考、健康的心理、高明的教育教学艺术、“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教师要有亲和力,在知识储备方面必须扎实。对待学生求知欲的满足,必须有源源不断的知识“活水”,这样才能做到驾轻就熟、举重若轻。而增强自身的亲和力,教师还要能够教会学生学习,让知识之源泉浇灌孩子的心灵,使他们终身受益。同时要做到化知为智,化智为德。教师要“慎思”,只有如此,才能将书本中的理论知识和鲜活的社会生活结合起来,贯彻教育思想,践行育人理念。教师之所以有亲和力,就在于能够深入了解学生实际,思考社会生活,变深奥为通俗,促复杂成简单,化腐朽为神奇。只言片语道尽人生真谛,简单勾勒绘出社会百态,这些均来自教师的思考力。教师只有拥有阳光的心态、健康的心理,才有亲和力。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也是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顾问和榜样。教师健康的心理在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中,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科学研究表明,学生的一些消极心理或心理障碍是与某些教师不健康心理的影响呈正相关。让我们难以想象的是,一个灰色心理的教师怎么会有亲和力,怎么教育出健康心理的学生。当然,教师要有亲和力,还要具有高超的教育教学艺术。教无定法,教要得法。在实践中,我们会发现这样一个规律:大凡名师都有亲和力。笔者认为,应该是这样一种逻辑关系:一个教师拥有了高明乃至高超的教育教学艺术,就自然具有了亲和力,坚持付出,就会成为名师。其实,上述“亲和力”的种种来源,并非可以割裂开来,这些依然是外在表现,其内在的来源,一言以蔽之,就是教师的人文素养,就是对待学生满腔的爱,对待教育事业的责任。可以这样说,“爱”和“责任”才是教师“亲和力”的真正来源。分享到: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信息



院长信箱: yzxx@beiwaionline.com      合作信箱: hezuo@beiwaionline.com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4/01/08 10:03:14